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国际式风格家具(国际式风格是什么)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5-18 1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国际式风格是什么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回族: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 妇女多戴盖头,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满族: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2. 国际风格实际上是什么设计风格化的结果
约有50多种。
1、青橙色调:这种风格的照片在后期调色时把暖色调往橙色调,把冷色调往青色调,应用范围广泛,如建筑、风光、街头。
2:黑冰色调:画面以蓝色冷调为主,色彩统一,夜景的光源通透而有质感。
3:赛博朋克:这种风格在视觉上的特点就是蓝、紫、青等冷色调为主色调,霓虹灯光感效果为辅助。
3. 国际风格特点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丰富多彩,它那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朴实风格,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中《信天游》更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赢得赞誉。《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陕北民歌的主题  民歌和人民生活的联系紧密,歌唱党、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劳动、歌唱幸福生活成为陕北民歌的主题。下面谈谈陕北民歌的主题所表现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劳动,创造了财富,也创造了人类的文化。因此,歌唱劳动是一切民歌的共同特点,也是一切民歌的突出主题。一般地说,劳动歌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以劳动生活为题材,表现劳动情绪的劳动歌。这种歌在旧社会往往是劳动者在沉重的劳动之余,概叹生活的艰难和对自己处境的愤懑,反映出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二是歌唱劳动本身,流露出质朴、健康的韵律的劳动歌。这种歌是劳动者在劳动时和着劳动的节拍,夹着劳动呼声或全用劳动声组成的歌。这两种内容的歌,前者内容较为丰富,后者内容较为单纯。  (二)政治歌是人民群众政治态度的晴雨表。其有有战歌,有颂歌,战歌对敌,颂歌对我。反映在陕北民歌中的第二个突出主题,便是劳动人民对封建剥削制度、地主武装的控诉和反抗,对党、对领袖、对革命的热情歌颂。民歌的字里行间充满人民群众对革命领袖真挚的爱戴和深厚的情谊。  (三)生活歌在陕北传统民中极为丰富,题材也较广泛。有反映家庭生活、风土习俗的歌,也有传授自然知道、生产经验的歌。这些歌虽然是点点滴滴,片片断断,甚至有些知识、经验还介绍得不够正确,但是,这些家庭生活、习俗习尚歌,表现了陕北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这些零星的知识、经验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来说,在他们的知识领域里还是增加了一些东西。民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是“口头历史课本”。  (四)爱情歌是传统民歌中一枝艳丽的花朵,也是民歌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陕北传统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应该说是情歌。爱情歌同其它各类民歌一样,是劳动人民在爱情生活方式面的真实反映。其中有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之歌,有表示对爱情生活的正确认识与愿望的歌,也有对统治阶级干涉婚姻的强烈反抗的歌。尤其是革命后产生的新情歌,“情歌”的含义已有了新的发展和补充。它虽借助于传统形式,但其中所表现的新道德、新思想、新感情更为可贵,更加动人,不少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情歌所表现的主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描写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眷恋的心情,表现男女青年纯真的思想。爱情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因此情歌中对于爱情过程中青年男女的心理、情态作了细微的描绘。  2.歌颂坚贞不渝、至死不移的爱情,表现劳动人民崇高的思想品德。劳动人民纯真的爱情和封建阶级所希望的虚伪的爱情不同,它是真挚而坚决的。  3、表现离愁别恨和无尽的相思。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农民没有土地、耕牛,生活不下去,被迫背井离乡,异地谋生;或者被迫服役,从而掀起了爱情生活中不平常的波浪——挥泪相别,别后彼此深情忆念。为了寻求精神寄托,排遣这种离愁别恨,表达无尽的思念,便产生了许许多多满腔哀怨、缠绵凄绝的小调。在陕北传统民歌,这类小调情真意实,最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4、表现妇女对罪恶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反抗。维护封建反抗统治的封建制度礼教,都奴虐妇女,扼杀爱情,摧残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造成种种悲剧。但是受伤者的心灵毕竟还在沸腾的胸膛里颤动。在饱含血泪的情欲中,并不令仅都是哀怨的嗟叹,还有倔强愤怒的呐喊,这就是当青年男女的爱情受到阻拦、破坏或者承受着封建婚姻的痛苦时,他(她)们敢于用最大的魄力反对封建社会中一切迫害爱情的罪恶势力和信条。  5.表现新型妇女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陕北由于经过了急风暴雨的土地劳动革命的战斗洗礼,无产阶级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青年男女的思想觉悟空前提高,因此,他(她)们把爱情也融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之中,产生了不少富有新气息、新内容、新格调的新情歌,教育了群众,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有的民歌还唱出了妇女毅然走出家庭,夫妻双双闹革命、闯天下的动人情景。  总之,陕北传统民歌中的情歌,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这些优美隽永的传统民歌是昨天、前天陕北高原的儿女用颗颗炽热的心,蘸着蜜糖与苦汁作成的。它所表现的强烈的反封建压迫,要求自由解放的主题,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就是在封建思想、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思想影响尚未肃清的今天,仍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许许多多可爱的传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显现了不少勇敢、美的灵魂,至今还在广泛流传,陶冶着陕北儿妇女的情操和风尚。  陕北民歌的体裁  陕北民歌和各地民歌一样,也是体裁多样,曲调纷杂。  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下面分别介绍陕北民歌的分类和各种体裁的特征。  (一)劳动号子  1.劳动号子的产生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节奏而唱的民歌。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了它的歌唱以劳动呼声——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把劳动号子不叫“喝”,北方叫“吆号子”,南方叫“喊号子”,四川叫“哨子”。劳动号子是人类社会第一种诗歌形式,也是后来一切诗歌的源头之一。  (二)信天游  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是山野之歌,因此,神府一带又叫它作“山曲”。它是陕北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种之一。数量最大,曲调最多,内容最广,最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民间曾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之说。  一、信天游的流传  信天游以绥德、米脂一带的最有代表性。*山西河曲、内蒙伊克昭盟、宁夏盐池等邻近地区的信天游,由于受山曲、爬地调以及花儿的影响,别具风味。同时有些歌为几个地方共同所有。  传统的信天游多是表现妇女婚姻、恋爱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痛苦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情绪;也有表现在漫长孤独的旅途中脚夫们抒发艰难生活的苦闷以及对家乡亲人眷念;还有反映劳动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表达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歌手们常常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即兴创作,出口成诗;于是优美动听的歌声就信天而游,遍及山野乡村,因此,人民就把这种形式叫作“信天游”或“顺天游”。随着革命形势的民展,信天游不仅表现劳动人民个人的喜怒哀乐,它还紧紧地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革命、歌颂新生活的信天游。今天信天游已为陕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达意最直接最简便最优美的艺术形式。  二、信天游的特点  ①信天游的歌词特点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由于它的词是依声之词,受着乐句的严格限制,因此就形成了两句一节的稳定形式。它用比兴作为形象思维的手段,去选择生活,提炼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的统一的艺术形象。这就是“索物托情”或“触景生情”。这两种传统的表达方法在信天游的长期发展中,已成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它一般是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比兴的运用,自然巧妙、贴切精当。句式多样,节奏鲜明,押韵方式,灵活自由。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悦耳动听。篇幅可长可短,两行可作为独立的一首小诗,多行多段有机结合,可使短章变为连续性的长歌,表现更为丰富完整的内容。  ②信天游是一种抒情小曲,如上所说,因为它是户外的山野之歌,环境空旷,又不受劳动动作的限制,所以它在曲调上的特点是粗犷奔放,悠扬高亢,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正如信天游所唱的“空窑里唱曲展不开音”。当然信天游也有缠绵、委婉、细腻、淳厚的曲调,象妇女们思念情人的调子多是如此。  ③信天游的演唱,不受曲调的了限制,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歌唱者的情绪,同一首歌唱出不同的感情,可长可短,可快可慢,同时每段歌词可以用任何曲调配唱,说明信天游的曲调并不固定。  三、信天游的分类基本上分为高腔、平腔两类。  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感情奔放的如:  (一)对面(价)沟里流河水,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二)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把洋烟喝。  (三)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的好光(噢)景。  (四)你他*的个打你呀不成你个才,为什么那露水地里穿红鞋。  演唱第一种类型,(例一、二)宜用高腔;演唱第二种类型,(例三、四)宜用平腔。高腔大多用假声,所谓“羊嗓子回牛声”歌唱,由于曲调奔放,悠扬高亢,加之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并富于变化,不少曲调用无限延长音和混合拍子,因而唱起来自由舒展,感情奔放,平腔结构紧凑,节奏较整齐,旋律进行比较平稳。  信天游和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歌”,都属于山哥歌体,三者不仅在体式、手法以及曲调的灵活性、演唱风格等特点上基本相同外,在语言手法上也有十分近似之处。比如信天游唱:“攮刀子公公死囚汉,水牛角婆婆门上站。”爬山歌则唱:“枪崩鬼公公挨马鬼汉,吊死鬼婆婆门上站。”又如信天游唱“牵牛牛花红通通,露水夫妻一场空。”爬山歌则唱:“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山曲则唱:“冰凌(这)盖房雪打墙,为下个大闺女不呀久长。”再如信天游唱“牵牛牛开花慢慢红,不估划牵牛牛开花一早晨。”这些句子彼此何其相似!其实这种情况是民间文学口耳相传,地区之间相互影响的必然现象。尽管它们在形式上具有相同之点,或者相似之处,但从民歌所反映的内容、语言,曲调的运用等方面的仔细分析,仍旧可以辨别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的。就以爬山歌而论,它虽然题材广泛,但没有信天游内容丰富完整,尤其是革命民歌部分。在表达感情上,信天游细腻,歌词婉转,富有色彩,爬山歌则含义深远,风格粗犷。在语言运用上也各有自己地区群众地区惯用的方言口语。如爬山歌中常用“拉拉溜”、“漂哨”、“孤哨”、“搭摞”、“恍肠惚刮”、“强强价”等。有时为了押韵或表达强烈的感情,句末运用“勒”、“呀”、“啦”之类的虚词。这些都是信天游里不曾有的。此外,二者都运用叠词,而爬山歌中则运用的较多,在曲调上两者都具有鲜明的各自地方的色彩和乡土情调,但是爬山歌的曲调名称都是以本地区的地方命名的,这是它与信天游在曲调上的显著差异之一。  (三)小调  小调是指流行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如果说信天游是“山野之歌”,那么小调则是“里巷之曲”了。所谓“山野之歌”是说属于山歌体的信天游是在农村流传和发展的一种民歌体裁。所谓“巷里之曲”是说小调的流传与发展更多的与城镇相联系,多数小调是由城镇传往农村的。  1.小调的特点  ①内容丰富,精粗杂陈。小调由于广泛地接触了城乡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加上职业艺人的传播和演唱本的印行,促进了小调在艺术上的更多加工,同时也给小调的思想内容带来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反映了农民这一阶层的生活,而且也反映了小手工业者和其它劳动者及商人、市民的生活和意识,因此,小调内容纷繁,精粗杂陈,既有纯朴健康的歌唱,又有带着市民油滑、庸俗的曲调,缺乏象信天游所具有的那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清新质的情调。但它表达内容和感情婉转细腻,并善于通过叙事的方法抒情达意。  ②题材多样,生活面广。小调所反映的生活面极广泛。它既有表现革命斗争历史和歌唱现实生活的;也有叙述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或生活故事的;既反映各种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和风俗活动。特别是在革命年代,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编创了许多革命的新小调,发挥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③歌词多为分节开形式。句式多样,有五言、七言不等。每段有四句、六句,也有三句、五句的奇数句子。有的歌词较短,有的歌词竟达二三十段。一般词曲较固定,不具即兴编唱的特点。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的,也有齐唱或一唱众合的。  ④由于小调和歌舞、曲艺、戏曲相互影响,从而在艺术上得到了更多的加工。一般说小调节奏、节拍较工整,旋律曲折流丽,丰富多样而又规范,结构清晰完整具有独立性,并且广泛运用衬词、衬腔,常用乐器伴奏,并带引子、过门等套式。  2.小调的分类  根据小调的思想内容,演唱方式和用途,我们把它分为通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丝弦小调、大型套曲五类。通行小调中又有叙事歌、抒情歌、诙谐歌。  通行小调  ①叙事调  叙事歌和叙事诗一样,它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有比较完整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不作具体细微的描绘。  叙事歌的叙事方式,通常以叙述为主,所谓叙述就是歌手们用第三人称来唱人唱事。有时则把叙述和代言结合起来,用第一人称代替作品中人物的歌唱。何其芳同志曾在《谈写诗》中说:“叙事诗不是在讲一个故事,而是在唱一个故事。”所谓唱故事,就是在叙事歌中不仅仅是叙事,而且要抒情。但这“情”必须结合人物性格和故事的进展。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使叙事和抒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谢冤说:“叙事是情的母体,但情却是事的不驯之子。”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抒情不能空泛,二是叙述宜简,抒情宜繁。这就是说抒情必须在叙事的基础上,所抒发的感情是淋漓尽致,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毫无矫柔装束之态,以增强叙事的特色。  叙事歌通常用用一个曲调多次反复来歌唱多段歌词,专业作者创作的叙事歌曲,大都采用通谱歌的形式,很少采用分节歌的形式。  ②抒情歌  小调里虽有不少叙事歌,但绝大部分是短小的抒情歌。它是诗人歌手因客观事物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情,如对祖国、领袖、故乡、亲人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对敌人和各种丑恶事物的恨,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朋友之间的情谊等欢乐、痛苦、忧伤、怀念、期望等感情的真切抒发,它不象叙事诗歌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不具体描写人物,一般没有情节,而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③诙谐歌  诙谐歌是用诙谐的笔触逗人笑乐的歌。一般具有生动的情节描述,幽默风趣,活泼欢快,能给人以无限乐趣和兴味。它可以赞扬先进、美好的事物,表现劳动人民机智、幽默的性格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可以讽刺嘲笑丑恶腐朽的事物。  此外,小调中有些作品,题材、内容基本相同,却有不同的几种曲调或者同一曲调却有几中不同题材和内容的唱词。这种异变,正是口头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产生这种异变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民歌在劳动群众口头流传,没有物质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或者传唱者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有意或无意进行改作,所以一首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往往被变动它们的面貌。产生这种异变现象的原因之二,是地区间的相互影响。
4. 国际式风格派
女装风格其实是个很笼统的一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从不同维度来看有不同的风格,比如从国际上来分,服装有:欧式风格、日式风格、中国风等;随着潮人们的搭配,发现现今有很多风格是可以互相融合、重组的,也延伸出来了很多小众风格:如复古欧式、复古法式、田园风、波普风格、小清新风格(还有复古小清新)、个性嘻哈风等等,当然每种服饰都有一些风格倾向,就拿我们的汉服、旗袍来说,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并且是复古中式风格;还有日式学院风(百褶裙已经是经典);又如欧式复古风大多是收腰、细腰、宽肩、大裙摆等。再有,从性格方面来分:有张扬个性的潮人风、温婉的淑女风等等。
现在市面上很多服饰很多款式已经改良过,有着能打造多种风格的多样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比如T恤,每个国家的人都在穿,同一件T恤就能搭配出N种风格,其实,服装搭配并不用纠结于风格,只要好看的服饰便可以大胆尝试,时尚本该大胆创新,才能与众不同!
今天我整理了一些现市面上当下流行的女装风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来看看吧~
1法式宫廷风+仙女风
以下服饰有着复古宫廷贵族的高贵气质,也有复古法式裙装的特点,还带着美美的仙气感,整体给人浪漫优雅迷人的感觉。
2.复古欧式风格+中式风格
下图中图1、3、4、5、6都有着复古欧式裙装的特点;而图2、4、8沿用了唐装、旗袍设计特点,便归类为国风系列。
3.日常轻熟+通勤风
西装、T恤、衬衫与阔腿裤、裙装的结合搭配,有种轻熟感,上班日常都能穿。
4.日系学院小清新+文艺风格
大多是宽松的衬衫、经典格子衬衫、百褶裙,宽大的版型为日式服装的特点,下面这些是属于比较文艺学院风的感觉。
5.小清新风格
温柔甜美、清新的色调,其实都是小清新风格。
6.个性潮人风+运动风
这类服饰要么是很有设计感,款式大胆个性拼接和配色,比较独特,均是些个性的配饰、眼镜、异形包包等,搭配张扬,有着青春潮流的诉求。
运动风大多搭配球鞋、板鞋类,想想那些玩艺术的、音乐的、滑板等,都挺酷哦~
7.洛丽塔风格
还有一部分人群非常喜欢这种小众的洛丽塔风格,源于欧洲,有些可爱,但却画着成熟的妆容,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种风格。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可能写的有些笼统有些凌乱,但还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哦~
5. 国际化风格
欧美风随性、简单,不同于以简约优雅著称的英伦风,更偏向于街头类型的纽约范。
它随性的同时,讲究色彩的搭配,与后期的波希米亚风融汇,应该说欧美风更广泛,带有少部分日韩气息,很国际化。欧美风格比较中性又比较贵气。
欧美风格从迷你裙到朋克装,伴随着时装史上无数富有创意的时刻,传统与反叛是欧美风格的真正精神所在。
最前卫,也最保守;叛逆,混搭,年轻,一点点颓废,一点点摇滚。欧美风服饰欧美风格主要是以简便,高贵为主浅柔和的色。
在众多色彩中,淡定自然简洁且剪裁合身的款式展现恬静女子在深秋静谧优雅的一面,简单熟练的剪裁功夫、呈现大方自信的美丽比日韩风要开放,也更性感更街头化,没有英伦风那么正统。
6. 国际式风格派特点
芭蕾 (Ballet)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兴盛于法国, 鼎盛于俄国,之后从俄国走向全世界。在 500 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 ,芭蕾先后经历了五大时期 :早期芭蕾时期(启蒙主义时期)、浪漫芭蕾时期、古典芭蕾时期、现代芭蕾时期 ,最后是当代芭蕾时期。 几百年来,芭蕾以TA无穷的魅力 、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世界舞坛。
芭蕾在发展之初是没有立脚尖的,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较长 、复杂的发展阶段之后, 直到19世纪20年代,芭蕾技艺才获得了重大的发展,而今天的芭蕾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趋于完美的教学体系 。
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世界公认的六大芭蕾学派 :意大利学派 、法兰西学派、俄罗斯学派、 丹麦学派、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六大学派都有共同的审美特征及外形特征,不过 ,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思想、风格特点和训练细节,如, 在风格上意大利学派简劲,法兰西学派妩媚 ,俄罗斯学派豪放,丹麦学派轻盈,英国学派细腻,美国学派现代。对于中国来讲 "芭蕾"是舶来品,对中国芭蕾影响最深的是俄罗斯学派 ,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 ,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学派的芭蕾开始进入我国 ,为我国芭蕾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意大利学派
在芭蕾的发源地 一一意大利,早期的芭蕾不同于建筑、美术这些传统的艺术 ,它更倾向于一种贵族的生活时尚, 当时的芭蕾舞蹈演出也仅仅是各国君主炫耀自己的权利和财富的工具。
意大利的芭蕾富丽、高雅 、动作力度较强
特点
1、舞姿优雅与和谐,动作过程简洁 、干净、准确 ;
2、技术娴熟 、风格严谨 ;
3、 演员肌肉十分有力量 ;
4、追求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动作与技巧速度快、线条清晰、棱角分明 ;
5、小跳动作快速、灵巧,十分独特;
6、旋转技术高超,井且花样独特、繁多。
法国学派
法国是宫廷古典主义芭蕾和浪漫主义芭蕾的起源和中心,芭蕾曾一度繁荣。 1581年由路易十四王后亲自上演的《皇后喜剧芭蕾》是世界芭蕾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芭蕾舞剧 。并且,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执政期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芭蕾舞蹈学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芭蕾奠基性的、规范教材并沿用至今,这套教材的历史作用为芭蕾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开辟了康庄道路。
浪漫芭蕾
在法国, 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对芭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芭蕾充满着革新思想 ,反对把芭蕾视为仅供贵族消遣的娱乐方式 ,提倡芭蕾要反映现实,表现生活 ,要富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于是,“情节芭蕾”在法国产生。在法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下 ,法国的芭蕾从文艺复兴开始到19世纪下半叶一直处于欧洲芭蕾的中心地位 ,19世纪末浪漫主义芭蕾衰落, 法国的芭蕾艺术一蹶不振 ,芭蕾的中心由法国转入俄罗斯。 直至20世纪初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成功演出 ,才又使得法国各地的芭蕾演出活动开始复苏 ,又一次促进了法国芭蕾艺术的发展。
法国的芭蕾气质高贵、强调动作的雅致
特点
1、舞姿华丽优雅、动作轻盈纤细 ;
2、手形美丽柔和、技术高超潇洒 ;
3、舞艺高超、 擅长戏剧表演 ;
4、以文雅、 流畅、轻盈 、细腻著称 ;
5、讲究舞蹈艺术感、以妩媚闻名于世。
俄罗斯学派
尽管俄罗斯人不是芭蕾的原创者 ,但他们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这一艺术形式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借鉴俄罗斯芭蕾的模式。俄罗斯的舞蹈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专制制度下对现实主义的追求 、不屈不挠的俄罗斯精神。
俄国的芭蕾注重戏剧性情节,舞蹈动作大气而刚毅
特点
1、发扬俄罗斯式的平稳、优美和动作自由、宽广的风格;
2、 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和深刻的内涵,对情感的表达极为真诚;
3、 戏剧性很强,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艺术风格热情、豪放 ;
4、动作质朴、适度、柔和 ;
5、演员技术全面、能力强,擅长各种大的跳跃和复杂急速的旋转。
丹麦学派
丹麦芭蕾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风格的形成与丹麦独特的文化氛 围、独特的欧陆地域风情、浪漫的安徒生童话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丹麦芭蕾自1559年问世以来 ,在法国宫廷芭蕾的影响下,经历了几个朝代后,于费德列三世时期达到了顶峰。在丹麦,芭蕾艺术即受到群众的喜爱,又得到政府的有力赞助,从而使它成为了世界古典芭蕾的六大学派之 一 。
丹麦的芭蕾注重动作的轻盈、演员脚底下的功夫极为细致而灵敏
特点
1、动作中十分注重身体的稳定和四肢的协调 ;2、完美灵活的脚下动作使男演员舞姿优雅、女演员动作轻盈 ;3、舞剧创作中将古典芭蕾、浪漫芭蕾和丹麦民间舞蹈相结合 ;4、在训练中十分注重对跳跃和击打技术的练习,其弹跳十分轻巧,创造了一种流畅而又轻巧的风格英国学派
芭蕾正式进入英国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正是俄罗斯芭蕾的黄金时期,在俄罗斯演员巴甫洛夫和佳吉列夫的影响下 ,英国人对芭蕾舞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建立了大型的舞蹈团体,并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 ,英国芭蕾走向成熟并在国际上被普遍承认和广泛传播。 站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 ,再加上英国具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以及别具特色的英国神话故事 ,为芭蕾在英国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并且当时有相当一批才华横溢、富有创造性的编导,以上诸多原因使得英国芭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
英国的芭蕾精致、细密 、动作流畅
特点
1、脚部动作灵活 ,手臂动作柔和 ;2、注重舞姿的线条和舞蹈技术的质量 ;3、 动作非常优美、规范、细腻 ;4、女舞者舞蹈艺术感非常好,男演员旋转十分漂亮。在世界芭蕾舞界英国学派可以说是独具特色 、演技高超 、自成一派。美国学派
由于法国大革命 ,一些著名的法国舞者为了躲避战乱来到美国 , 从1820 年之后 ,在美国的舞台上出现了足尖舞 ,自此,芭蕾舞开始在美国扎根。而美国公众真正认识芭蕾是从1912年巴甫洛娃访问纽约开始的, 自20世纪30年代起, 美国芭蕾舞进入了一个硕果累累的黄金时代 ,并逐渐成为芭蕾大国之一 ,形成了世界公认的美国芭蕾学派。
美国的芭蕾起步较晚, 是芭蕾的后起之秀 ,它富于创新、形式多样、动作敏捷、灵活 、富有生气
特点
1、作品及动作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清新爽快的风格;2、注重女演员的中心地位,女主角一般都经过精心挑选 ,体型很瘦 、腿和脖子纤长,经过训练以后,可以完成快速的旋转和完美、刚劲有力的腿部动作;3、具有显著的"交响芭蕾" 特色 ,舞剧创作中,编导巴兰钦以自身高深的音乐修养, 融入了美国的乡土音乐,使美国芭蕾学派的舞剧具有显著的"交响芭蕾”特色 ;4、以"速度"和 "稳定"著称 ;5、据有典型的现代风格。
7. 国际风格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变密切相关。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西方社会迅速进入信息时代,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和数码复制技术使信息迅速膨胀。一方面,图像和影视文化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介方便地扩散,网络平台为普通人提供了廉价迅捷的作品发表途径,五花八门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超文本小说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这些新因素不断挤压着现代主义精英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把文学推向大众化、平民化和娱乐化。文学艺术日渐失去昔日的光环,作家们也不再板着面孔对待读者和文学本身,而是更多地采取一种戏谑、调侃的态度。不仅调侃读者,也调侃文学和文学传统本身。另外,20世纪后半叶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也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现代理论家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对差异和不稳定性的推崇,对本质中心等深度模式的解构和对意识形态的不信任引发了作家们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极端者甚至发展为一种无所谓的虚无主义态度。追求建设性的目标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尽其所能打破传统才是唯一的目的。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虽然各具特色,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特点的。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主题、形象、情节和语言都呈现出不确定性)、创作方法的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20世纪文学发展的轨迹看,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背离和超越。它们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并进一步将其推向极端。从艺术形式上看,如果说现代主义对文学表现形式的探索还停留在打破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传统手法并力图有所创新的阶段,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倾向于放弃艺术形式,甚至从根本上反对艺术形式本身。从思想倾向上看,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文化还抱有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对人生的无意义和世界的荒谬性还表现出痛苦和焦虑,,那么后现代主义作家则换了一幅嘲讽和调侃的面孔,他们相信,与其毫无结果地思考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如对它们投以轻蔑的一笑。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组成  
  “后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多个文学流派,主要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虽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繁荣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但是对后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和“新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承袭了存在主义哲学对于人的存在的关注,作家们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存在的哲学思考,探讨存在的荒诞性、人的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选择等问题。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波伏瓦等。  
  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后流传到欧美各国。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力图展现世界的“荒诞”以及在“荒诞”世界中人类的异化、苦恼、烦闷和孤独的情绪。荒诞派戏剧在艺术手法上具有反传统戏剧的独特性:传统的戏剧情节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破碎的、看似缺乏连贯性的片段;典型的人物形象被抽象化、平面化的人物所取代;人物语言深度化模式被打破,代之以看似毫无目的的、缺乏逻辑性及深度涵义的人物对话。总而言之,荒诞派戏剧以反传统戏剧的“荒诞”形式表现“荒诞”主题。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法国的尤奈斯库、阿达莫夫、让?热内,英国的贝克特、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等。  
  新小说与荒诞派戏剧同一时期兴起于法国。新小说提倡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其共同的艺术旨趣是:不再追求小说对于意义的揭示,却表现出怀疑一切信仰的精神危机;打破传统小说中的故事性与情节性,力图以此方式展现世界的荒诞;不再以人为中心,侧重描写物的世界。娜塔丽?萨洛特、罗伯一格里耶、布托尔、西蒙等是重要的新小说家。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美国的一批作家,他们受到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反叛原有的价值体系,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创作表现了时代特征以及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垮掉的一代”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社会压抑的反抗,他们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反叛的形象。这类形象往往狂放不羁,蔑视一切,并以放纵、堕落、颓废甚至犯罪来表现自身的反叛。“垮掉的一代”在艺术手法上主张对高雅艺术特点的抛弃,作品的结构往往是自由的,语言风格狂放甚至粗鄙。凯鲁亚克、金斯堡是代表性作家。  
  黑色幽默是美国六七十年代颇为流行的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以调侃轻松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外在形式,表现压抑、沉闷、绝望的情绪和对荒诞世界的思考,因此它又被称为“绝望的喜剧”和“绞刑架下的幽默”。主要作家有海勒、冯尼格特、品钦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拉丁美洲,60年代达到高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融会了印第安精神和拉丁美洲本土文化,表现出作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这在后现代主义文学范围内是与众不同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多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同时往往又带上神秘的魔幻色彩。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危地马拉的阿斯图利亚斯、墨西哥的鲁尔福等。  
  除了以上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作家之外,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坛还涌现出如下优秀作家。  
  韦斯拉瓦?辛波丝卡(1923一),波兰著名女诗人,《存活的理由》(1952)是她的第一本诗集,《一百个笑声》(1967)是她的成熟之作,《桥上的人们》(1986)标志着她诗歌创作的高峰。辛波丝卡的诗多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通过隐喻揭示生命的本质,表现现实的荒谬和人性的愚昧。她认为,诗歌以好奇、求知和探索为翅膀而飞翔,扩大了人类的生活领域,使之涵盖我们内在的心灵空间,也涵盖我们渺小地球悬浮其间的广袤宇宙。辛波丝卡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伊姆雷?凯尔泰斯(1929一),匈牙利著名作家,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里渡过了四年痛苦岁月,这一经历使他对人类的本质和生存状态产生了严肃的思考,他的处女作《无形的命运》(1975)就是以集中营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给未出生孩子的祈祷》(1990)和散文集《作为一种文化的大屠杀》(1993)、《沉默的瞬间,当行刑队子弹上膛时》(1998)等。2002年因其“捍卫了个人对抗历史的残暴专横的脆弱经验”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匈牙利作家。  
  米兰?昆德拉(1929一)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生于捷克布尔诺市,60年代提出了自由创作的要求,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后被解除公职,著作也遭到查禁。1975年,昆德拉到了法国,用捷克文创作了小说《生活在别处》(197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5)等,又用法文创作了小说《不朽》(1990)、《慢》(1995)、《身份》(1997)、《无知》(2000)和文论集《小说的艺术》(1986)、《被背叛的遗嘱》(2002)等。昆德拉把他对存在、政治、时代的多重思考在小说中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哲理蕴涵。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当代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的优秀作家,生于古巴,两岁时随父母回到故乡意大利圣莱莫。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占领期间,卡尔维诺参加了当地的游击活动。卡尔维诺70年代创作的作品颇具后现代主义风格:《看不见的城市》(1972)以新颖的方式讲述马可波罗为成吉思汗描述皇帝所看不到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古堡》(1973)按照塔罗牌的图案来安排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展现人物的经历与命运;《寒冬夜行人》(1979)是卡尔维诺后现代作品的代表,小说中时空交错、人物互换,超理性与超现实成为该小说的独特之处。
  若泽?萨拉马戈(1922一),葡萄牙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罪恶的土地》出版于1947年,他最有名的小说是《修道院纪事》(1982),其他重要作品有《里斯本围困史》(1989)、《盲目》(1995)和《暂停死亡》(2005)等。1998年因其“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使读者重温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用葡萄牙语写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一),奥地利女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在奥地利享有民族“文学良心”的独特地位。她很小就开始写诗,21岁时发表了首部诗集《丽莎的影子》(1967),1974年因长篇小说《女情人们》而一举成名,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1983)被改编成电影后获得2001年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她的小说激烈地抨击了男性社会和等级社会,经常表现性、暴力、犯罪、权力等主题。2004年因其“用充满乐感的语言和韵律,来表现这个充斥着陈腐和压抑的社会的荒谬”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 国际中式风格
中式,传统节日的风格。例如中式婚礼就是秀禾服红色衣服等,西式:婚纱西餐等都属于西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4-21 02:30 , Processed in 0.1246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