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248|回复: 0

黑色云石古木家具(黑云石大理石图片)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6-20 0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黑云石大理石图片
云石胶主要成分是“树脂+粉体”,颜色有透明、白色、米黄、红色、黑色、绿色等; 好的云石胶应具备如下特点:
①良好的粘接性能,若云石胶所含树脂质量好、含量足,粉体结构细腻均匀,则粘结性好
②良好的可抛光性能,云石胶所含粉粒越细腻,可抛光性越好。
③良好的可调色性,云石胶所含粉粒越细腻,可调色性也越好。
2. 黑色石材产地
最好是黑色花岗岩的,比如山西黑。作为石磨的石材需要的几个特性,一个是硬度,一个是韧性,还有一个是研磨性。如果硬度不够,就容易崩解,如果韧性不够,就容易断裂,如果研磨性不够,就不耐磨损。这个就属于岩石的力学范畴。
花岗岩在硬度上属于岩石之王,不要提金刚石,那个是晶体,不是石头,不同的花岗石的密度和硬度是不一样的。 黑色花岗岩里面含黑石英最高,所以研磨性最好,同时也是国内花岗岩里面密度最高的,达到3.0以上,摩尔硬度有7,普通家里用的刀的钢铁硬度一般在5左右,所以用刀在上面是没办法划出划痕的。综合以上特性,黑色花岗岩做的石磨是最好的石磨。不过貌似没有人用黑色的做,可能太硬,加工困难,一般是用麻石,也属于花岗岩,麻石里面的麻点就属于黑云母,稍差。
3. 古典黑石材
是的,打蜡是必要的
黑石材要想保持良好的状态,维护保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见的保养方式就是给黑石材表面打蜡。
打蜡保养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蜡水鱼目混珠,如果选择的蜡水质量不过关,不仅起不到保护芝麻黑的作用,蜡里面的有些成分可能还会对芝麻黑造成污染或者腐蚀,严重的会影响芝麻黑发生病变。因此在前期选择石材保养用蜡时,尽可能使用末添加色料色素的蜡水,并且根据芝麻黑石材应用区域因地而异的选择蜡水和加工方法。选择蜡水一定要选择品质好的产品,切勿为了贪污便宜,造成更大的影响。
4. 古木黑大理石
黄河玉产地:内蒙古清水河县黄河之滨。
黄河玉 又名 黄土石。是黄土高原独有产物,是黄土高原的黄土经过数亿年的堆积而形成的堆积岩。黄河玉红黄条纹相间,文理奇特,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似千年古木年轮,像名贵木材,是罕见的名贵工艺石材。黄河玉因含有硒、锶、锗等抗癌长寿元素,保留有多种活性酶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纯天然绿色石材。
5. 云黑石产地
有几个字,如:
1.磾,读di,阴平,染缯用的黑石。《说文》云:“染缯黑石,出琅琊山。”
2.黳,读yi,阴平,《汉书·郊祀志》:“陨石二,黑如黳。”
3.瑿,读yi,阴平,黑色美石。《集韵·齐韵》:“瑿,黑美石也。”。另有一字,我不会输入,就是瑿字用石字底代替玉字底,读音相同,也是黑色美石,见《玉篇·石部》。
4.玖,比玉稍次的黑色美石。《说文·玉部》:“玖,石之次玉,黑色者。”
5.石字旁加个严肃的粛,我不会输入,读su,去声,黑色磨刀石。《玉篇·石部》:“黑砥石”
另:黛是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染料,《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描述“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6. 云南黑石材
冷翡翠大理石产自云南,天然带玉质的石材,主要颜色组合为黑白绿三色,分布均匀,板面有偏黑、偏绿等差异,是最受欢迎的绿色大理石之一。冷翡翠碎裂状的线条凌乱中自带章法,清灵成诗,莹洁似玉,现代清隽的气质中浸润着雅致,让人倍感安然舒适,诠释与众不同的高雅轻奢风格。
缺点就是产量不稳定,价格也越来越高。
7. 黑色 石材
硅质岩,是指由化学作用、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以及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二氧化硅(一般大于70%)的沉积岩,包括盆地内经机械破碎再沉积的硅质岩。硅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蛋白石、玉髓和石英。硅质岩的颜色随所含杂质而异,通常为灰黑、灰白等色,有时也见灰绿色和红色。硅质岩的形态多样。最常见的是层状、透镜状、结核状、团块状。与其他化学岩共生时,也常具有各种类型层理及波痕等。
8. 黑木纹石材
这是两种不同的木材,其区别表现在:
一、外观不同
橡木:橡木的边材颜色由它的产地不同而变化,例如南方红橡木木质较坚固、整体偏重,颜色偏红,有深浅变化,通常作为深红色制品;北方红橡木相对于南方来说生长速度较为缓慢,颜色呈浅红偏白,色泽均匀,木纹成山形,纹理瑰丽,这也致使了北方橡木比南方价格要贵的原因。
胡桃木:胡桃木(黑胡桃木)总体带黑色。它的颜色较浅,呈浅黑褐色带紫色,边材为乳白色,芯材从浅棕到深巧克力色并带有紫色和较暗条纹。纹理呈直线,有时还会有波浪形或卷曲的树纹出现,能够形成赏心悦目的装饰图案。
二、性能不同
橡木:橡木的质地细密,存有特别的细洁感;木材内有比其它木材多的水分,不易吸水且不易脱水;耐腐蚀性、耐用性高、长寿;材质坚固、强度大,纹理直、结构粗。
胡桃木:胡桃木重量较轻,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不易变形,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它密度中等、被称作较为结实坚硬的硬木;抗弯曲及抗压度中等,韧性较差,但具备有良好的热压成型能力。
三、用途也有所不同
橡木:橡木的用途广泛,在国内它主要作用于家具原材、体育制作原材、造船、车辆及地板原材等。
胡桃木:胡桃木原产于欧洲地区,早先被欧洲人种植培育,影响着欧洲家具文化,例如美洲国家。胡桃木主要用于家具、橱柜、建筑高楼的装饰、高级细木工产品、门及地板等,且以欧式风格为主。
9. 云石红木家具
清代家具为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时期。虽然清代档案、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但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却不多,故从事清代家具研究的学者多是从现存实物中进行分析。清代坐具在造型和结构上继承了明代的传统,但清代宫廷坐具的造型趋向于复杂,镶嵌和雕刻大量增多。沈阳故宫珍藏有许多精美的明清椅子,展示出了明清坐具所具有的诸多特点。
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通高108、座高52、椅面66×52厘米。造型端庄、凝重,靠背垂直,搭脑呈驼峰式,扶手短、宽、厚,鹅脖细圆、弯曲,可以上承肘压,下适手扶。既显得美观舒适,又无牵强生硬之感,足见制者的匠心。其座面与靠背均镶嵌黑白花大理石,靠背透雕“福禄寿喜”图案。此椅引人注目之处在雕嵌上,从扶手到靠背满嵌螺钿,搭脑上嵌一“寿”字篆体图案,外沿有11朵团花。镶大理石圆框上嵌有10个蝙蝠,间隔有不同的寿字图案,雕工均十分美观。靠背左上雕梅雀,栩栩如生,下雕蝠鹿纹,代表着福禄双全。并有嵌螺钿,闪闪发光,点缀成梅花纹,恰到好处。其花泽淡雅,美观大方,雕饰虽繁,不为所累,收到了华丽妍秀、面面生姿的效果。
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红木嵌螺钿靠背椅,通高98.7、座高55、椅面65.6×52厘米。搭脑为蝙蝠式,很别致;扶手较宽厚,鹅脖弯曲光滑,带束腰,管脚处有罗锅枨,椅脚为回纹方棱,垂直收足,做工精细,比例适度,给人一种匀称和沉实的感觉。靠背、扶手三镶黑白花大理石,靠背中心处镶有一圆形大理石。大理石也称云石,是在地壳内高温高压下变软,并在所含矿物质发生变化时重新结晶形成。颜色很多,通常有明显的花纹,其石面纹饰,既像汹涌波涛的大海,又像狂风席卷的沙漠。大理石旁边为如意纹,雕刻较深,见棱见角,雕工精致,内容丰富。如意上还雕有猴等图案,所雕如意用紫檀木,其搭脑上木质虽都是红木,但有深、浅色之分。看出此椅用料较节省,并掺有其它硬杂木,是典型的京作。扶手下雕有葫芦纹,并镶有小长方形大理石,非常优美;靠背所镶圆框上嵌满螺钿,图案为暗八仙纹。所雕如意及搭脑上所刻的蝙蝠上都嵌有五彩螺钿。
清 红木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红木透雕镶大理石靠背椅,通高102.5、座高49.5、椅面69×50.4厘米。搭脑呈灵芝式。椅角呈“爪抓球式”。垂直收足,靠背镶圆形大理石,上面分别刻着“晚山碧云”和“寒谷积雪”。其天然图案既像夜晚的白云,又像寒冷的山谷里堆积的厚厚白雪,宛然是一幅泼墨山水画。扶手及靠背均透雕灵芝花纹,其上雕灵芝图案,以折枝花和联朵的形式,象征起死回生的功效,喻意着坐椅能无疾去病。此椅为典型的“广作”;表现为用料粗硕,雕刻较浅,转折比较灵活,雕工细致,造型讲究奢华和繁复。
清 红木透雕大理石靠背椅
清代红木镶大理石靠背椅,亦称硬太师椅。通高109.5、座高50、座面64×48厘米。搭脑呈“桥梁式”,扶手呈弯曲状,中凹旁凸,并向下顺斜,适合人体;带束腰,腿外撇。榫卯十分紧密、牢固,整体造型十分优美;木质纹理裸露,木形呈圆木棍式,柔滑,圆润,简练,凝重。靠背镶圆形大理石,靠背和扶手均雕葡萄纹。早在宋代,曾出现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十分特别的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即称为太师椅。太师是官名,是尊贵、高雅的象征。据传太师秦桧坐在交椅上,因仰头时无意中将头巾坠落,官员吴渊立即把头巾捡起来给秦桧戴上;随后,命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由工匠安在椅靠上。太师椅由此产生,传开。不久,朝臣都用这种交椅以仰首而寝。明代太师椅已不是指带荷叶托首的交椅了,而是椅背、扶手呈圈者。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称为太师椅,造型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这些特征都是为了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完全脱离了追求舒适的初衷,而趋向于尊严。
清 红木镶大理石靠背椅
清代紫檀木浮雕靠背椅,通高119、座面80×52、座高36厘米。紫檀木是“木中之王”,多无大器。因此,此椅比较珍贵。此椅造型别致,靠背有背倾角,呈三屏风式,中高侧低。搭脑后仰、柔软、顺滑,扶手为屏板式,里外部皆浮雕串枝花,形象生动细致,雕刻技法成熟,圆润浑厚,不露刀锋,制作极精。座面下带束腰,三弯腿下带托泥,屏板、腿、牙饰浮雕卷草纹。扶手所用檀木颜色要比靠背、座面和腿处深。
清 紫檀木浮雕靠背椅
清代圈椅,高103、宽72.5厘米。靠背刻有一个篆书“寿”字,在结构上承袭了明式坐具的榫卯结构,做法巧妙,牢固耐用。此椅在高度上比明式坐椅有所下降,以适合人们使用,这较明式更为实用。做工是比较精致的,造型也较美观。
清 圈椅
清代檀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通高105、座宽66.3厘米。靠背透雕图案:由两如意环抱着松树、翠竹,再加上以五彩螺钿形成的梅花,构成三友图;搭脑上还有用五彩螺钿镶嵌成相对而飞的蝴蝶。扶手里向单面雕刻花纹并镶嵌大理石,座面镶有方形大理石,束腰下鼓牙面上镶嵌有螺钿缠枝花纹;足饰回纹。
清 檀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铁梨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高104.7、宽66厘米。椅座和靠背都镶有黑白花大理石,围板及腿部分满嵌螺钿;扶手框中为浮雕“喜上眉梢”纹。带束腰,罗锅枨。搭脑为双峰式,中心处镶嵌有五彩螺钿,图案为两支蝙蝠环绕在一个团寿字周围,两旁螺钿梅雀图。靠背镶嵌圆大理石。圆框上面镶嵌有22个寿字变体图案。椅面镶着方形大理石,两侧雕刻着双鹿、梅花和喜鹊,形成一个福禄寿喜的图案。座椅的前面满嵌五彩螺钿,图案为梅枝、梅花。两腿的花牙处中心嵌有12朵梅花,两侧为两只喜鹊的传统吉祥纹样。古人以喜鹊为喜的象征,唐宋时期即有此风俗。梅花谐音“眉”字,画喜鹊站在梅花枝梢,即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图案。铁梨木家具的存世数量不算少,但在家具家族中的地位一直很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清 铁梨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通高101、宽65.7厘米。座面镶嵌长方形黑白花大理石,靠背镶有圆形黑白花大理石,扶手雕花篮,雕刻与镶嵌组成福禄寿喜如意纹,方腿加管脚枨,回纹方足。
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通高100、座宽65.5厘米。扶手雕梅花,四腿顶端浮雕兽头,足作兽爪按球状。红木坚硬、致密,原色浅红,年久经空气氧化,逐渐变深,似黑里透红略呈紫,年轮纹呈直纹。红木坐椅,明代即有,清代较多,以广作为最好,俗称“彻红木”。清代红木坐椅数量较多,这是由于红木具有庄重的材色,是清代坐椅追求的理想材料。红木生长在中国广东、云南及东南亚,尤其是印度为主要产地。红木家具一般被认为始于明代,到了清代才大量生产。所以,从总体上说,红木家具主要反映的是清代家具特色,在造型艺术上绝大多数属于清式范畴。用量粗大、形体厚重、线形强烈、结构繁复,呈现出一种与明式迥然不同的造型特点和时代风貌。
清 红木透雕嵌螺钿靠背椅
清代红木透雕镶广石靠背椅,通高105.5、座高50.6、宽66.2、厚50厘米。靠背雕有灵芝纹饰,镶嵌有圆广石;扶手及框内雕有灵芝纹,椅足饰卷云纹。清代家具风格十分注重装饰,家具镶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与清代统治者来自于游牧民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满族人性格豪放,喜欢华丽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而繁缛的镶嵌更能符合他们对审美的要求。在注重物质生活享受和极端颓靡的思想意识下,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也使这一时期的镶嵌艺术达到了顶峰。家具镶嵌的材料如大理石、贝壳等,日益丰富,多样化,后期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其镶嵌艺术达到了家具史上的最高峰。
清 红木透雕镶广石靠背椅
清代红木镂空汉瓦靠背椅,通高104、座高51、宽63.5、厚50厘米。座椅的靠背镶有白色大理石,镂空流云、蝙蝠、盘肠,扶手镂空汉瓦,篆书“延年益寿”四字。一个时代的文学与绘画艺术也会对当时的家具镶嵌有一定的影响。文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自魏晋以后,他们就倡导脱俗遁世、修身养性等思想,山水题材的图案体现了文人退隐山林、亲近大自然的想法。梅、兰、竹、菊等题材的图案则是文人雅趣的反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当时家具镶嵌图案风格的形成。所谓“写意”的风格就是不追求事物的客观真实性,而是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美,即根据抒发自我情感的需要对自然物的剪裁,以突出人的主观情感,张扬个性。在风格上追求“气韵生动”,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家具镶嵌图案的设计。诸如此类的美学观点被工匠们理解和吸收,就影响了清代镶嵌装饰的风格。
清 红木镂空汉瓦靠背椅
清代红木边嵌檀木山水靠背椅,通高107、座高48、宽100厘米。红木边里外部兰漆地浮雕山水花纹,球形足,牙浮雕卷云纹。边嵌檀木,是清式坐具的一个重要特点。
清 红木边嵌檀木山水靠背椅
清代红木嵌螺钿石心靠背椅,高112、宽67厘米。在座椅的靠背中,有透雕嵌螺钿的“福、禄、寿、如意”图案,扶手内镶有云石浮雕葫芦;椅面镶长方形大理石。清康乾盛世为家具的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家具制作继承了明代家具结构上的传统做法,但造型却很复杂,风格大变,趋向华丽厚重,线条平直硬拐,装饰繁琐。从大量的现存清代家具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家具追求的是庄严、富丽、豪华的风格。而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注重装饰。镶嵌的效果尤为突出。可以说,到了清代,由于追求富丽堂皇风格的需要,而促进了螺钿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螺钿家具的鼎盛时期。
清 红木嵌螺钿石心靠背椅
清代红雕漆云龙靠背椅,通高90.5、宽59.5厘米。靠背呈三屏风式,托首如意式,雕有“吉庆有余”、“八吉祥”等图案;余处雕花、云、万蝠纹。清代宫廷的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不变形的特点。
清 红雕漆云龙靠背椅
清代硬木雕团寿字靠背椅,通高97.5、宽62厘米。搭脑为双峰式浮雕蝙蝠。靠背透雕团寿字,属文字类的装饰图案。清代家具上经常镶嵌有吉祥文字和诗文,常见到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等。还有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组成的“百福”、“百寿”、“百禄”、“百喜”图,诗文主要是镌刻一些名人或书法家的作品。这些文字类图案常作为家具装饰与家具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与家具艺术相应相生,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清 硬木雕团寿字靠背椅
清代红木镶大理石竹纹靠背椅,通高100、座高50、座宽66厘米。座椅的靠背镶嵌有圆形的大理石,两侧透雕竹纹,左右扶手雕有玉兰花卉。搭脑为马鞍式。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竹子寓意平安。
清 红木镶大理石竹纹靠背椅
从大量的传世家具中可以看出,用大理石镶嵌的家具是非常之多。而且南北通用,范围非常广泛,是清代家具的主要装饰手法之一。在家具上镶嵌较大面积的理石是广作的特点之一。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比较炎热,是气温较高地区,人们喜欢用大理石作为家具镶嵌材料。在椅的座和靠背等主要部分镶以晶莹冰洁、纹理秀美的大理石,在色彩上不仅起到鲜明的对比作用,也使坐具显得雍贵华美。使用时,冰洁的大理石给人以清凉舒适感,加上大理石花纹变化万千、奇妙异常,使观者遐想连连。从纹饰上看,京作家具较其它地区又独具风格。它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铜器上吸取素材,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
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发展的更加广泛了。明代多雕刻螭虎龙,而清代则以龙纹最为常见,其它还有螭纹、兽面纹、勾卷云纹等。根据家具造型的不同特点,而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纹饰,显示出各式古香、文静典雅的艺术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2-7 23:51 , Processed in 0.1406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