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潮流洛可可家具图片(洛可可家具材料)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7-5 09: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洛可可家具材料
法式洛可可沙发一般会选择桃花心木为主要材质,采用全手工的制作工艺,一寸一寸地雕刻出它的美丽浮华。
除了极尽奢华的装饰外,许多法式家具还会在它上面留有黑丝的小刮痕,这是为了模仿古老家具而特地加上的,想让家具留有历史的印记。
2. 洛可可布料
洛可可服装的显著特点是柔媚细腻、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趋于柔美化、繁复化。在服装中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洛可可时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红、粉绿、淡黄等娇嫩的颜色。
服饰上的色彩也表现为柔和艳丽的色调,例如甜美的香槟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饰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为了模仿自然形态,服装上的装饰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来自大自然的装饰题材的运用,使洛可可装饰艺术充满了女性惬意的轻松感,处处体现着新兴资产阶级上升阶段强调满足自身感官愉悦的审美趣味。自然形态在服饰上的体现就是大量自然花卉为主题的染织面料。
3. 洛可可家居
洛可可移门是品牌。唐明汉家居集团下属子公司,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佛山市丽泽家居制品有限公司,从英国引入伊百丽品牌衣柜,并成为该品牌在中国地区唯一的运营商。从引入至今,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定制家具企业之一,成功跻身于“中国衣柜行业十大品牌”之列。
4. 洛可可家居有限公司
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特点如下:
1、主色调鲜艳明快 不同于巴洛克风格强调光线的明暗对比,在颜色搭配上,洛可可风格可以说是众多风格中最鲜艳明快的,多用薄荷绿、粉红色、玫瑰红等浅色调,洛可可风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在家具装饰上,无论是橱柜,桌椅,还是镜子,墙壁,金边线脚更是无处不在。 2、线条多用柔和弧线 在洛可可风格设计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硬朗线条,洛可可家具以其不对称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多用弧线和“C”、“S”或涡券形曲线,这与洛可可风格大量运用贝壳、花束、花环等自然元素的特点不谋而合。
3、家具小型 细节较多 洛可可兴盛时期,正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法国沙龙文化的全盛时期,这种小型活动让洛可可的家具更显小型化、女性化。花朵造型的烛台,镶金铜件装饰,贴壁的小桌和单人沙发等多的是你看不完的细节。
4、融合东方元素 洛可可装饰艺术汲取了不少中国的装饰风格,法国人从中国极柔软的曲线,中国瓷器以及桌椅橱柜等造型中吸取灵感,在陶瓷、花鸟纹样、扇面、流水线条等经典洛可可元素中都能捕捉到隐隐约约的东方式优雅色彩。
5. 洛可可 家具
三大家具既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家具。
哥特式风格的每件家具都庄重、雄伟,象征着权势及威严,极富特色其中;洛可可家具风格特点有精致温柔、讲究装饰、雕刻复杂、颜色柔和;中国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
中国的明式家具以其简洁典雅的造型,严谨科学的结构闻名于世,位列世界三式家具之首。
6. 洛可可式家具
洛可可最先出现于装饰艺术和室内设计中。路易十五登基,给宫廷艺术家和一般艺术时尚带来了变化。在老国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设计逐渐被有着更多曲线和自然形象的较轻的元素取代。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筑设计上有明显的表现。在摄政时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还是个孩子,政权由其叔摄政),宫廷生活不再局限于凡尔赛宫,艺术风格亦随之而转变,最初在皇宫,然后是整个法国上层社会。纤细和轻快的洛可可风格设计被视为是伴随着路易十五的过度统治而来。
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除此之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和家具蔓延到油画和雕塑,表现在让-安东尼·华托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腾。不过在这一点上,它已经开始与大量不同的特征融合,包括东方风格和不对称组合。
这种艺术形式在法国迅速蔓延至德国和西班牙等地区,并与当地的风格融合。18世纪,英国一直视洛可可风格为“法国品味”,较少用于建筑上,主要表现在银器、陶瓷等。当时意大利移民的艺术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尝试将洛可可风格带入英国。而爱尔兰的法兰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样的尝试。随着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仑从法国剔除出去。
但到约1830年代,洛可可风潮正逐渐退去时,英国人才开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风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错了,并且以大量的金钱,购买经过过份涨价的二手洛可可风格物品,其实当时这些物品在法国几乎无法出售。[1]18世纪。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奇朋代尔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义词,他是洛可可风格的缔造者。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和岩石的外形,并配以纤巧的雕饰,以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给人以流畅的动感。
英国塞特维那STVILLA家具完美、独特的造型,大胆的用色,被视作“洛可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同时,它也是“家具时尚化”这个全新概念的领路人。
7. 洛可可建筑材料
一、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今天任何一个欧洲城市街头目之所及的建筑物,尽是古希腊建的遗留。古希腊建筑采用的是梁柱结构,是一种横向稳定体系,从上到下分成山墙面(屋顶)、柱式、基座。柱式有三种: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没有多余修饰,简洁阳刚;爱奥尼柱式:顶端有两个漩涡状,典雅高贵;科林斯柱式:顶端像个花篮,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复杂华丽。
▲多立克柱代表:帕特农神庙
▲爱奥尼柱代表:雅典娜胜利神庙
▲科林斯柱代表:宙斯神庙
古希腊的祭祀活动在室外,因此神庙注重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一般。柱廊使建筑有很强的雕塑感,柱式完全起承重结构作用,支撑着整个建筑。
二、古罗马建筑
古希腊文明被古罗马人继续发扬光大。建筑中的柱式到了古罗马时期,由古希腊的三种变成五种,比古希腊柱式多了塔斯干柱式和混合柱式,五种柱式比例较为接近,已经不再承重,逐渐演变成墙面上的装饰,而券柱、叠柱的运用丰富了建筑形式。
▲古罗马斗兽场
早期的神庙形式为廊院式,神庙在中央,神庙的基座与古希腊有所不同。庙宇建在城市中,由于周围建筑很多,所以摒弃围廊式,改用前廊式。同时,罗马人为西方建筑贡献了“拱券“,拱券结构的出现使得建筑空间丰富,常见的三种拱券形式为:筒形拱、十字拱、穹窿。
▲古罗马万神庙(穹窿)
三、哥特建筑
中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在法国逐渐兴起,而后流传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哥特这一称谓意思是“非理性的”,其主要特征是空间上长、窄、高,给人一种向上的动势。
▲米兰大教堂
结构上,尖肋拱顶、飞扶壁,使得结构轻盈,尖十字拱的运用使得内部空间不等跨等高,节奏感强烈。飞扶壁平衡了侧面推力,使侧墙面可以开窗。集束柱使柱子到拱券的连接不被横向打断,增强竖向感。
▲尖肋拱顶
▲飞扶壁
▲集束柱
立面上,两圆心尖券、尖塔、三段式布局、玫瑰窗等,华丽丽的精细雕塑是常态。
▲巴黎圣母院(三段式布局)
▲玫瑰窗
四、文艺复兴建筑
经历了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商业发达的佛罗伦萨地区率先进入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建筑,简单点说就是打着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旗号复兴古罗马建筑,追求古典柱式严谨的比例,平面构图采用集中式,以圆为中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纪念性效果,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
▲佛罗伦萨主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五、巴洛克建筑
文艺复兴之后,建筑设计进入了巴洛克时期。还巴洛克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 罗马耶稣教堂
与古典建筑的差异主要在于虽采用古典的构图原则,但打破常规,立面上段山花、弧山花、双壁柱等;壁画喜欢玩弄透视,色彩鲜艳明亮,对比强烈,构图动态剧烈,绘画常常突破建筑面和体的界限。这种建筑极尽炫耀之能——大量曲面,华丽雄壮的内饰壁画、厚重的大理石。
▲ 圣卡罗教堂(穹顶内部)
六、洛可可建筑
进入18世纪,巴洛克极致的雄壮,逐渐又被法国宫廷的洛可可风潮代替。洛可可风格的出现,最初就是为了反“巴洛克”。它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样式雕琢华丽、纤巧繁琐。崇尚自然,喜用曲线造形,不对称构图,色彩柔和娇丽,这让它成为女性化的华丽代表。
▲ 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
▲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六、新古典主义建筑
洛可可的纤细复杂发展到极致,紧接着人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又一轮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简洁优美的风潮开始了,这次称之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元素的再现比文艺复兴时更为彻底,甚至也直接复制文艺复兴风格,几乎照搬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样式及结构,但有并没有恢复古希腊古罗的建筑立面彩画。
▲巴黎先贤祠
▲巴黎凯旋门
七、Art deco 建筑
进入19世纪,欧洲迎来了工业文明,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机械复制时代。在经历了粗糙的量产复制,和过于强调精美手工的“新艺术”风格,欧洲终于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扇形、放射状、几何、人字纹,金色与黑色的搭配。
▲克莱斯勒大楼
Art deco极重装饰,但又反对单纯手工艺的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在Art deco中,你可以看到大量的直线、对称和几何图形的构成,以及使用了当时的新材料,使其能适应如此体量的摩天大楼,并让他们看起来具有古典纪念碑式的美感。
▲帝国大厦
八、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了的构想形成于20世纪初期,但并未被广泛接受。但到50~60年代,现代主义的方盒子瞬间成为世界建筑界的主导。战后,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成了建筑师们首要任务。以功能为主导,以预制件的形式快速建造房屋的特性,让现代主义建筑成为20世纪中叶之后的主流建筑形式。
▲包豪斯校舍
▲马赛公寓
九、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建筑”是指现代以后的各流派的建筑总称。所以包含了多种风格的建筑。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跳舞的房子,荷兰
▲堪萨斯市公共图书馆,美国
十、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是在80年代晚期开始的后现代建筑的发展。它的特别之处为破碎的想法,非线性设计的过程, 有兴趣在结构的表面或和明显非欧几里得几何上花点功夫,形成在建筑学设计原则的变形与移位,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比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所有艺术和设计风格都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及社会变革。由古埃及、古希腊的朴实到哥特时期对审美的畸变,再经由文艺复兴的拨乱反正到洛可可的浮华,接着由新古典主义的反思到现代主义的简洁,建筑风格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轮回。大家是不是对“建筑风格”更加一目了然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2-24 07:24 , Processed in 0.0778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