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明清家具结构特点(明清家具的结构)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3-7-7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明清家具的结构
中国皇宫最重要的宫殿,其主梁需使用金丝楠木制造,中国的紫禁城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太和殿,前身为奉天殿,刚建成之后没多久就第一次毁于大火,其后数次毁于大火,历次重建。
每次重建,即使以皇家的财力,也需要等待筹划很久的时间(大约要耗费20年积蓄财力,运输物料和工程时间),且材料确实到了紧缺的地步。
中国以抬梁式为主流木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建筑的体型,受制于主架构能采用的木材的尺寸限制,而树龄超过千年,材质能够用于作为建筑主梁的的木材,砍一棵少一颗,等待资源复生,要超过千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资源。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古建筑以组合建筑群为形式的时候,规模越来越大,占地越来越大,而单体建筑的体量极限,反而倒退。
2. 明清家具的结构区别
明清家具常用的都是榫卯结构,有雕花等工艺。典型的代表有罗汉床,圈椅,条案,,,等等。
3. 明清家具的结构名称
宋辽金
成熟普及 简洁隽秀
宋代,高型家具已经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几、巾架等高型家具;同时,产生许多新品种:太师椅、抽屉厨等。宋代家具简洁工整、隽秀文雅,不论各种家具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最多在局部画龙点睛:如装饰线脚,对家具脚部稍加点缀。但也缺乏雄伟的气概。
家具源流
桌椅:纯仿建筑木构架做法,采用洗练单纯的框架结构,为明清框架家具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出现了以官阶命名的"大师椅"。
屏风:由于几乎家家户户堂必设屏风,因此着重屏风的位置的摆放。审美意义往往大于实用价值。
元代时期
形体粗大 雕式华美
元代是中国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权。由于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华的享受,反映在家具造型上,是形体厚重粗大,雕饰繁缛华丽,具有雄伟、豪放、华美的艺术风格。而且风格迥异:床榻尺寸较大、坐具为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宝座高24.1cm、长29.3cm、宽15.3cm,属景德镇窑,座面呈长方形;后背为三扇屏风,左右各一扇,共计五扇屏风;四足为云头转珠纹。宝座整体满饰花卉蔓草纹。釉里赭花卉纹宝座给人感觉是造型饱满,形体重厚,色彩深艳。代表着元代家具的典型风格。
家具源流
床榻:由于蒙古族人体形硕大,床榻变得比较大。
桌子:基本继承两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并出现了抽屉桌。
罗锅枨:改桌子的直枨为罗锅枨是元朝人对中国家具舒适性和适用性的一种创造性贡献。
4. 明清家具的结构图解
镶嵌是先将不同颜色的木块、木条、兽骨、金属、象牙、玉石、螺钿等,组成平滑的花草、山水、树木、人物及其各种自然界题材的图案花纹。
然后再嵌粘到已铣刻好的花纹槽(沟)部件的表面上而形成的装饰图案称为镶嵌装饰。家具镶嵌可分为雕入嵌木、锯入嵌木和贴附嵌木、铣入嵌木等四种形式。家具镶嵌工艺
一、雕入嵌木。利用雕刻的方法嵌入木片,即把预先画好的图案与花纹的薄板,用钢丝锯锯下,把图案花纹挖掉待用。另外将被挖掉的图案花纹转描到被嵌部件上,用平刻法把它雕成与图案薄板厚度一样的尝试(略浅些),并涂上胶料,再嵌入已挖好的图案薄板内。
二、锯入嵌木。锯入嵌木原理类似于雕入嵌木,是利用透雕方法把嵌材嵌入底板的,因此这种嵌木两面相同。制作方法是先在底板和嵌村上绘好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把这两块对合,将图案花纹对准,用夹持器夹住,再用钢丝锯将底板与嵌木一起锯下,然后把嵌材图案嵌入底板的图案孔内。
三、贴附嵌木。贴附嵌木实际上是贴而不嵌。就是将薄木片制成图案花纹,用胶料贴附在底板上即成。,这种工艺已为现代薄木装饰所沿用。四、铣入嵌木。铣入嵌木即将底板部件用铣床铣板槽(沟),然后把嵌件加胶料嵌入。
5. 明清家具的结构特征
  清乾隆,高88厘米,长195厘米,宽44.5厘米。
       案紫檀木质。相距较长的两腿与牙头间使用夹头榫结构,直腿,直足。除案面与牙头外通体雕竹节纹。
       这种通体雕竹节纹的家具具有典型的清式家具风格,看上去仿佛是用竹子制造的,常见的有雕竹节纹扶手椅、雕竹节纹方桌等,有时成套整堂使用。竹节样式的家具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但制作时比一般家具使用的木料更多。
6. 明清家具的结构特点
双人坐具非常别致,是供蒙古族最高统治者可汗,及其夫人两人同时共坐的双人座椅。   元代家具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内敛天真,不事雕琢,质朴取胜,清淡雅致中国古代家具研究领域的学者将,宋代和元代家具风格总称为“宋元风格”,元代家具多沿袭宋代传统,但结构更趋合理,为明清家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7. 明清家具的结构图解释
老家具一腿三牙是明清时的家具
8. 明清家具的结构形式
1、明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比较严谨、工丽、清秀、典雅,具有江南艺术的风范。大多数的民式建筑都是使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大多数都是使用本色木面,显得十分雅致。
2、在明朝,官式建筑的高度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而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房屋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暖色,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朱红色。
格下阴影部分大多数都是使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种搭配不仅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
3、清朝建筑的风格是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且又富于人情趣味。清朝建筑的特点是,城市比较方整,但是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
4、在清朝,城市中或者是近郊一般都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也有所增多。重要的房屋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是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
另外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
5、清朝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从而简化房屋结构,节省了大量木材,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另外在清朝建筑中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6、由于斗拱比例缩小,所以清朝建筑的官式建筑的出檐也相对减少了,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所以呈现出拘束但是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7、官式建筑目前已经完全定型化、标准化,需要根据清朝政府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来执行,而民间则需要根据《营造正式》、《园治》来执行。
另外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所以使用砖来建造房屋的家庭突然增多,而且城墙大多数都是以砖包砌。
9. 明清家具的结构分析
核桃木家具和榆木家具,二者各有千秋。
核桃木的材质差异较大,心材一般自浅红褐色至棕褐色,略带紫色,材色悦目、雅致,有时带美丽的斑点或条纹;边材色浅,多呈灰白色或浅褐色。
树根、瘿瘤等常有特殊花纹,锯为薄木后是的装饰材料。
核桃木硬度中等,纤维结构细而均匀,有较强韧性,特别是在抗震动、抗磨损方面性能优良,具有一定的耐弯曲、耐腐蚀性,但边材多需髹漆防蛀。
核桃木需要经过迟缓的干燥程序,此后便不易发生变形、开裂,很适合开榫、雕琢等,胶粘性质亦佳。
用核桃木制作的家具和雕刻工艺品以古朴雅致见长,质地温润细腻,纹理美观而又坚实耐用,极能显示雕磨功夫和木质纹理的自然美。但是,核桃木木质紧密性并不高。榆木家具:
1.榆木家具收分有致、不虚饰、不夸耀、不越礼,方中带圆、自然得体;
2..榆木质地硬朗、质朴天然,不用一根铁钉,因为榆木有榫卯相连,可长久保存;
3.榆木心、边材区分明显,材质轻较硬,力学强度较高,纹理直,结构粗。
心材,暗紫灰色;边材窄,暗黄色,典雅大方,造型繁复、简洁,很是耐看;
4.榆木纹理清晰,花纹美丽,坚韧度强,刨面光滑,能与不同的材质家具和谐搭档,可以给居室空间带来无限活力,更有自然的田园气息。但是,1.榆木材料如果不够干,很容易造成榆木家具变形或出现裂缝等情况;
2.榆木分为两种:老榆木和新榆木。老榆木制造的榆木家具,如果没处理好,会存在虫眼和老榫头眼等,新榆木制造的家具比较容易出现变形等状况。希望对你有帮助。
10. 明清家具的结构图
清末的家具多以厚重、花纹繁缛为主,西洋味道多一点,蔽日西番莲花的花纹在家具里在清末的时候就常见了。
民国时候的家具还是沿袭清末的时候向西洋学习的观点。
家具雕刻的花纹也以洛可可风格为主,皮质的沙发在民国的时候也得到的广泛的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2-23 19:29 , Processed in 0.0781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