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顺德家具定制

家具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221|回复: 2

马蹄腿家具的寓意

[复制链接]

33

主题

36

帖子

11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1
发表于 2022-7-4 09: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考工记》中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其在装饰造型思想中的应用,探寻马蹄腿应用于家具框架腿部的依据,分析了马在秦汉时期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社会背景,确定了马蹄腿在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的重要地位。
  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因为家具主体通常由直线与方正形体构成,比较单调。引入曲线圆润的动物腿型可使家具形态变得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稳定感。不过,国外的动物腿型几乎都多弯呈“S”形,如路易十五的鹿蹄腿、英国的安后猫腿,还有我国的三弯腿等都是如此,形状比较接近。唯有马蹄腿,其造型与国外动物腿迥然不同,它仅向一个方向弯曲,而且中端挺直,形状独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
  但为什么在历史的沉淀中脱颖而出的是马蹄腿,而不是同样为家畜的牛羊腿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蹄腿家具的呢?它和古人传承下来的审美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呢?家具与社会民族的信仰、道德、风俗和文化,显然是紧密相连的。家具自古就摆脱了单纯为实用或观赏的附属地位。

马蹄腿家具

马蹄腿家具

  《事物纪原》卷八曾说:“案,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俎之遗也。”在记述周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三礼中,供人坐卧的席、供人依靠的几、供人载牲和承放食物的俎、供人放置酒器的禁、陈馔的?,如同后世屏风的斧依等礼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虽然政治属性极其特殊,但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与家具无二。这些礼器无疑是家具的始祖。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道器一体的特质,周朝的礼法之中所用的礼器――家具,如俎、几、席、禁、斧依(屏风)等,已经不只是供人使用的器具,而是代表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地位和权力。
  再看从东汉初年到南北朝的四百年,开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活动,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这时期的造像和壁画,都是来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饰、用具等都是域外风格。此时天竺佛国的大量高型家具,也随之进入了汉土,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佛国的高型坐具进入了汉地,华夏古国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开始动摇,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家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内涵,古文化中的礼仪和审美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
  
  何谓马蹄腿?
  马蹄腿: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
  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像一匹骏马的前蹄;足头向外的则称“外翻马蹄”。
  马蹄腿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
  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些古画中,我们可寻到古时人们使用条桌的场景。
  它主要用于承放物品,一般包括桌、案、几三类。桌,腿足位于面板四周者为桌,明清之际,长凳式样繁多。其中,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在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到同类的家具。
  材质考究,工艺精湛
  造型简单的有曲线曲面的家具,要通过线条、线脚、曲线、曲面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表现出局部和整体之美。把握稍有失衡即显生硬僵直失去韵味,看似简单,却是很难做好的家具。
  秉持对匠心的坚守、对工艺的追求,潜心研究制作出带束腰马蹄足小条桌。
  材质采用大红酸枝来制作,木材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纹理通常直,结构细而均匀。
  外形简约,不以涂泽修饰为工,多精心于结构空间之划分、材质纹理之呈现,其至精至简之意趣可窥一斑。
  小条桌线条自然流畅,柔婉而有弹性。
  
  造型爽朗简洁,韵味素朴单纯,通体不作雕饰。
  桌为四面平式,光亮如镜,观其面而知其心。
  面下束腰,牙条素直,与腿足衔接,过渡自然,宛若一体。
  俊俏的倒勾小马蹄足曲率恰到好处,似能使人感受到流畅的音韵,爽朗中又见一丝灵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34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6
发表于 2022-7-30 09: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木家具中的马蹄腿的意思如下,马蹄腿是明清的话语,马蹄腿如果向内兜的话,就像是马蹄的腿,像是一匹马的蹄子,所以也被叫做外翻的马蹄腿。马蹄腿是腿部延伸到头的线,而且非常的流畅。它在支撑家具的时候也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明清家具是最好的,也是时代的象征,在古画中也可以找到这些马蹄腿的东西。

它主要用作制东西,一般是桌子或者是案板,桌子它的腿四个都是桌子。明清的时候长桌子是最多的,而且小条凳也是人们必备的一种东西,在明清的时候可以看到同样的家具,造型简单的曲线家具可以通过曲线来表现出来,它的整体美把握如果太僵硬的话,也会失去它的韵味,看着非常简单,但是也是非常难的一种家具装修了。

他们在秉承公益的追求,而还在研究小桌子材质,用的是大红酸的枝条,木条是非常的有光泽,而且强度也非常的硬,它的耐腐蚀性也是很强的,抗虫性强,结构是非常均匀的,外形简单,而且不会有很多的修饰。他们只精心与空间的划分,还有纹理的呈现,用的是简单的意境。小条桌它的线条是非常自然的,而且有弹性,它的造型很简洁,做条也不会放太多的装饰,它的桌子四面是平行的,而且过度的时候也是非常自然,小马蹄做得非常有好处,而且能让人感受到流畅。

所以我们在买家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买,如果自己喜欢马蹄腿的家具也是可以购买的,因为它的升值空间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有喜欢红木家具的人是可以买一种用马蹄脚制作的家具,因为这样看起来,如果放在家里也是非常上档次的,而且有品位,它的线条也是非常流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5

帖子

1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0
发表于 2022-7-30 0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蹄腿: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像一匹骏马的前蹄;足头向外的则称“外翻马蹄”。马蹄腿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它是反映明清古典家具风格特点的典型式样之一。

马蹄腿因弯度不同还可分成两种。弯度较大者称之为鼓腿,因为传统中就有“鼓腿澎牙”。弯度较小者相应地称之为平腿。马蹄腿弯度的差异主要在下部。
“鼓腿澎牙”上肩部也略有不同。平腿下端向里弯曲,弯段较短。对于炕几、茶几等轻型矮宽家具,总体近似屈腿纵体的奔马,宜用鼓腿与之协调。对于餐桌、花台等轻型高腿家具,宜用平腿,以加强其挺拔之姿。对于床榻等大型短腿家具,一般宜用平腿,以利于负重,在外观上也显得刚劲有力。
王世襄先生在其巨著《明式家具珍赏》——传统家具造型渊源里叙述马蹄腿时有如下一段话:唐代壸门床和须弥座都四面见方,垂直不带侧脚。有束腰高桌的腿足也多用方材,不带侧脚。壸门从床上消失蜕化之后,只剩下歧出的牙脚,它就是有束腰家具足端的马蹄。由此可知马蹄是壸门蜕化后的产物。可以说成型的马蹄腿即滥觞于此。唐宋家具旧物今已不可见,有实物佐证、马蹄腿逐渐变化有迹可循只在明清两代。

马蹄腿的美学文化
1、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内翻马蹄,大体为方形断面的直腿延至下部处,两个外侧面开始内收并逐渐变弯直至腿端,这样腿端部就构成了一只向内翻转的马蹄。马蹄翻起,蕴含活力,腿尖点地,使它更富有朝气。
2、因马蹄腿之上有束腰凸现出来的挺肩和圆胯,就显得精神抖擞,体格强壮。
3、马蹄腿的中段都应垂而直,显示出它的刚劲有力,这也是马蹄腿有别于西方各种“S”型腿的一个重要特征。
4、马蹄腿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的削度,这既符合力学性能要求,又显得矫健有力,因为善跑良驹的矫腿通常也都是腿跟粗壮而下梢细削。
5、象征强健筋肌的混面起边线,在马蹄腿两个外侧面的靠边处配有柱面细线,这种面线有如强健的筋肌,有力地衬托着矫腿。
为何是马蹄腿足,而不是牛羊腿足?
不论是中式传统家具还是西方古典家具,其家具腿都有仿生型腿部设计。不同于西方家具的具象形式的设计,中国传统家具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含蓄中庸的思想,对于具象的动物蹄足进行了简化处理,形成了高度提炼化的象形腿脚设计,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马蹄腿。
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因为家具主体通常由直线与方正形体构成,比较单调。引入曲线圆润的动物腿型可使家具形态变得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稳定感。不过,国外的动物腿型几乎都多弯呈“S”形,如路易十五的鹿蹄腿、英国的安娜王后猫腿,还有我国的三弯腿等都是如此,形状比较接近。唯有马蹄腿,其造型与国外动物腿迥然不同,它仅向一个方向弯曲,而且中端挺直,形状独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
但为什么在历史的沉淀中脱颖而出的是马蹄腿,而不是同样为家畜的牛羊腿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蹄腿家具的呢?它和古人传承下来的审美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呢?

马蹄腿

马蹄腿

家具与社会民族的信仰、道德、风俗和文化,显然是紧密相连的。而马在我国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与马结下了缘分,是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之一。马不仅可以食用,还能供人骑乘运输,更主要的是它能帮助打败敌人,保家卫国。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数千个高大健壮、形态生动的兵马俑。画工塑匠不仅抓住了马的形体比例,在造型上还着力刻画其蓄势欲动的特点。在民间广为流行的画像砖、石等墓中,马的题材更是非常普遍。表现牧马、出行、郊游、射猎、百戏等。在秦汉时期,马已为各个阶层的人所喜爱,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它作为重要题材来表现,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和表现技法为我们研究马蹄腿溯源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林立,礼崩乐坏,传统意识失去了束缚,为家具的创新开辟了天地,家具在装饰风格上一反商朝的宗教神秘和周朝的井然有序,风格逐渐走向浪漫之情。建筑柱础和家具腿部三弯腿造型起源于西周早期青铜器兽蹄足形。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内翻马蹄腿起源于三弯腿,工匠把它们用作家具腿型配以束腰是遵守着几千年以来的家具“文法”。一代又一代所积累的工匠设计制作经验与体会以多种方式传承和延续,从精神层面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家具论坛 ( 粤ICP备19038239号-1 )

GMT+8, 2025-2-23 21:45 , Processed in 0.1093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jiajuluntan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